基因檢測技術日新月異,但專家提醒,全基因檢測恐衍生「基因歧視」影響投保權益。曾任多年律師的保險法權威劉北元說,基因檢測能預測個人健康風險,但保險制度的團體性恐面臨危機。因保險費精算採大數法則,當風險評估特定化、個別化成為可能,未來如何規範其運作模式,需要金管會邀集學者、專家討論對策。
上周的亞洲生技大展上就設有精準醫療與基因檢測區,副總統蕭美琴肯定台灣的生技醫療量能,也表示希望藉由活動推動台灣生技產業與國際接軌。
目前中國大陸、美國及英國均禁止或限制保險公司,使用基因資訊或利用這些資訊設定保險金額門檻,或制定行業自律準則對保險公司加以約束。這些措施旨在平衡保險公司的利益、個人隱私權及保險互助的精神,防止基因歧視發生。
現階段,台灣基因檢測的應用大致分四類,第一類是消費型基因檢測,如祖源分析和用於「潛能開發」的兒童基因檢測。第二類是針對癌症患者,通過基因檢測了解患者基因,以配合相應標靶藥物。第三類是檢測新生兒可能的疾病,所進行的產前遺傳診斷、新生兒篩檢及罕病檢測。最後一類是藥物相關檢測,如藥物不良反應、藥物代謝和抗藥性檢測。
衛福部有「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特管法)將涉及醫療決策的高風險基因檢測納入管理。根據「特管法」,包括癌症、產前、新生兒、罕見疾病、藥物反應等醫療型的基因檢測必須在醫療機構中執行。但當全基因檢測技術正快速普及,愈來愈多人面臨兩難:恐懼因台灣制度並未完整規範保險公司是否能取得檢測結果,導致自己未來遭「基因歧視」被拒絕投保。
劉北元提醒,保險是人類發揚互助精神的智慧產物,基因檢測對風險評估所帶來的衝擊,可能會讓保險制度失去互助精神。若將基因檢測納入核保考量,對保險風險評估所帶來的衝擊,可能讓保險制度失去互助精神,使保險制度團體性面臨鬆動。金管會和保險局應加強對基因檢測相關數據應用的監管,制定相應政策和法規,規範保險公司是否可使用這些數據進行風險評估?若可使用,其使用的範圍、準則為何?
台北榮總肝膽胃腸科教授級主治醫師吳俊穎也說,將基因檢測結果用於保險評估可能導致「基因歧視」,有基因缺陷的個體即使在健康狀態下,可能無法購買保險或需支付更高保費。他並認為,告知個人未來可能罹患某些疾病,會讓當事人恐慌,民眾應對這些新技術謹慎看待,避免過度依賴檢測結果進行健康管理,或因恐慌濫用醫療資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防基因歧視 台保險須借鏡國際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119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