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小琉球生態豐富,因海龜族群數量不少,有「海龜島」美名,不少遊客衝小琉球就是要與海龜不期而遇,除縣府興建污水廠改善海域水質,當地團體萬眾一心維護生態永續。
依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統計小琉球沿岸海龜數量,去年沿岸年平均海龜數量為637隻次,拍攝單次海龜數量最高為11月的981隻次。
海保署指出,每月1次執行全島海龜數量空拍調查,每次調查時間約為90分鐘,監測方法為無人機拍攝海域照片,再以人工辨識計算海龜數量。
今年5月,海保署與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台灣咾咕嶼協會在小琉球肚仔坪為今年第1隻產卵綠蠵龜(Chelonia mydas)安裝衛星發報器,就是為提升對小琉球產卵母龜於產卵期間、產後洄遊路徑及其覓食棲地的了解。
長期關注小琉球生態的台灣咾咕嶼協會理事長張欣怡表示,每年的5月至10月是海龜媽媽上岸產卵期,若遇西南氣流及台灣本島豪大雨過後,海流容易把垃圾帶到島上,必須移除沙灘障礙物,讓海龜能順利上岸產卵,除了常態性的海灘貨幣活動外,不定期號召民眾合力淨灘。
張欣怡表示,小琉球夏天是遊客登島旺季,同時也會宣導也會宣導用夜間沙灘友善守則,例如不要開白光、不要露營、不要放煙火等,避免海龜媽媽上岸產卵時受到驚嚇。
為減輕小琉球旅遊人潮對生態造成的負擔,屏東縣政府繼公告島上5處潮間帶劃設為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後,其中杉福、漁埕尾、肚仔坪等3處潮間帶列為保育示範區,除限制管控同時間進入人數外,並自1日起收取每名遊客新台幣60元海洋保育費,專款將用於維護自然生態資源及復育等,期待觀光及生態並存,永續發展。
小琉球自然人文生態觀光協會理事長陳文玉則說,自己在生態保育第一線服務超過10年,早期因為潮間帶過度踩踏,導致部分物種消失,直到3年前實施總量管制,現在衫福潮間帶已經可見久違的麵包海星、藍指海星等,也意味著生態逐漸復原中。
洪姓生態導覽員提及,從業8年多來,近年在沙灘上發現海龜爬行痕跡的次數越來越多,甚至曾親眼目睹小海龜孵化成功,從沙坑中奮力爬出,奔向大海,這些都是在地珍貴資源,要靠居民與遊客一起守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海龜媽媽生蛋怕怕 來小琉球玩不要放煙火好嗎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114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