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北投區多個裏最近頻有台灣獼猴現蹤,許多居民常在果樹、屋簷等處看到2隻獼猴逗留,早在5月也曾有2隻獼猴跑到內湖市區逛大街。北市多個行政區位在淺山地區,專家指出,被逐出群體的「流浪漢」會在外討生活,下山覓食可能性較高。
台灣獼猴現蹤台北市區,台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認為,這反映台灣民眾對於保育有一定概念,也因不刻意破壞山林、維持自然環境維持達一定水準等保育作為,野生動物的數量就有機會恢復。
他說,有些物種比較容易適應人為環境,以台灣獼猴而言,如果人為垃圾未妥適處理,牠們就會有食物可喫,加上沒有天然敵人、政府沒有經營管理政策,只要找得到食物供給如果樹、良好躲藏環境,物種數量就會持續增加。
曹先紹指出,淺山地區容易看到台灣獼猴,牠們移動原因,可能是一個族群擴大後,單一性別的公猴被趕出來,這些單身漢群在外流浪,只要牠能適應外在環境,就會變成繁殖群,數量逐漸變多,人為環境「見猴率」就會增加。台北動物園附近,就已經出現繁殖群,公猴、母猴還帶小猴子,數量仍在上升中。
國立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助理教授毛俊傑也分析,台灣獼猴進入台北市區有幾個可能性,一種是接鄰的自然棲地中,被逐出群體的流浪公猴,這些「流浪漢」有時在猴群周圍活動或四處遊走討生活。
毛俊傑提及其他可能性,包括山林環境的生存壓力增加,如森林野地因人為開發,可用棲地面積過小、食物不足或食物品質不佳、居住條件劣化或不足以提供現有族群生存時,向周圍環境試探性找尋生存機會的個體,也可能是非法飼養後棄養或脫逃者。
他說,獼猴、白鼻心等野生動物會試探並找尋如何在人類優勢的環境中求生存,若人類有意無意地提供食物,如棄置的垃圾廚餘、刻意餵食野生動物、刻意餵食流浪犬貓的食物卻意外成為牠們可取得的食物來源時,食物品質比野地好,進入市區的生存風險下降,就會逐漸增加牠們進入棲息地接壤人類活動密集區的頻度與機會,更可能擴增獼猴群體。
毛俊傑指出,動物進入都會區與人口密集區,起初一定是少數個體試探性的偶發出現,再來慢慢增加出現頻率及個體次數,高雄壽山周邊的人猴衝突問題就是如此演變而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內湖、北投驚見台灣獼猴逛大街 專家:流浪漢在外討生活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114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