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政院副院長杜紫軍18日於講座中指出,台灣受中美貿易戰和台海關係不穩定影響,導致跨國企業開始尋找台灣之外的避險基地,恐造成外資轉向、台灣產業外移和工作機會減少的問題。對此,他表示希望新政府能穩定兩岸關係,避免做到走到戰爭。
長風基金會18日主辦「從中國+1到台灣+1,我們要如何因應挑戰」講座,由杜紫軍擔任主持人,邀請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印刷電路板協會理事長、工具機公會理事長陳伯佳和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院冷則剛擔任與談人,從產官學角度,深入分析台灣當前經濟挑戰。
杜紫軍指出,「台灣+1」的現象來自於中美貿易戰及台海不穩定兩大面向,企業客戶為避免出貨供應鏈中斷,尤其在面對可能的軍事風險時,會要求企業在台灣和大陸這兩個地區以外設廠。
他觀察,部分台灣企業已面臨客戶要求在其他國家設立出貨倉庫,以確保穩定出貨量,此舉會造成企業的貨物積壓。若這種狀況擴大,最終恐造成台灣製造業、供應鏈外移,「這種非中國非台灣(NCNT)的現象,對台灣來說是最不好的。」
劉大年補充,美國近兩年從以成本為考量的「離岸外包」,轉為選擇友善夥伴重組供應鏈的「友岸投資」,「中國+1」的概念指的就是避免在中國生產、尋求中國以外的另一個生產基地,而台灣也曾受惠於此。但隨著兩岸局勢緊張、全球供應鏈調整,跨國企業又開始尋找台灣之外的避險基地,儼然形成「台灣+1」的現象。
他解釋,當兩岸關係緊張,「中國+1」和「台灣+1」往往會被放在一起討論,成為「大中華+1」。此一趨勢可能造成外資轉向、台灣產業外移、工作機會減少的困境,對此,劉大年提出建議應維持兩岸關係穩定,並改善台灣投資環境品質。
冷則剛表示,過去各國覺得市場因素和民主價值無關,但在俄烏戰爭之後,各國開始關注威權國家在產業鏈中的角色,以及其如何影響民主國家運作。
冷則剛指出,美國對中國提高關稅,或是轉向其他國家進口商品,以墨西哥來說,因其最靠近美國市場,在去年取代中國大陸成為美最大進口國。然而實際上墨西哥有大量汽車零組件是從中國大陸進口。他建議,台灣社會在理解「中國+1、台灣+1」的議題,應嘗試去除偏見、正視現實,即使數字上顯示外資在中國大陸大幅降低,但仍有可能在其他地方結合。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跨國企業尋避險基地 杜紫軍:2大不穩定因素恐致產業外移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106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