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就有力,心有多大,力就有多大」面對氣候均溫已上升1.5度C甚至2度C的未來,衝擊農漁業甚鉅,年產值高達890億元農業大縣雲林,更是首當其衝,縣長張麗善用行動力應戰,召集各局處主管與業務單位,召開「幸福雲林,永續上場」工作坊,現場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葉欣誠、孔雀魚惠普科技創辦人林坤正,帶領局處長主管接軌聯合國SDGs,跨局處合作為農漁業衝擊找解方。
面對氣候變遷,雲林持續做好調適準備,調整農作物栽種及漁業養殖的時節勢在必行。張麗善上任以來啟動雲林改變的故事,投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引領農業智慧轉型成績斐然,去(2023)年雲林縣政府拿下155座永續、智慧城市等獎項。
當更多農民投入生產,憂喜聲音參半,擔心的是,會產出更多農業廢棄物。護理人員出身,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縣長張麗善,用身上的藍色外套證明早有解方。她說,衣服原料來自雲林養殖廢牡蠣殼磨粉、奈米化,加上回收寶特瓶重新抽絲,轉為海毛紗線材料。廢棄物收回收再生,早就超前部署,與資源循環經濟更近。
「一下雲林高鐵,這裡的改變令人驚豔」第三次造訪雲林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葉欣誠直呼,雲林的翻轉相當明顯,而這個農業大縣,更不輸六都,超前啟動永續發展。
對應國際地方永續發展途徑,葉欣誠認為「韌性、鄉村觀光、生態農業」三大題材,是雲林未來能著墨的題材。以自然為本,開發更多樣化的生態系服務 ,包括保育、農業、旅遊,與在地的企業合作。最終以生產、生活、生態多樣面貌,發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循環經濟。
「如果你以為辦公益路跑、種樹、淨灘就是永續,那就錯了,好心可能做了壞事」怎麼說呢﹖孔雀魚惠普科技創辦人林坤正不諱言,永續不只是說故事,而是要有數字績效。過去企業做公益為名聲,現在看重社會影響力,可衡量投資報酬率,可預見的時間點。
林坤正建議,整合地方創生與社區公益團隊,邀請企業在雲林縣成就ESG與永續SDGs目標。同時分享ChatGPT實戰教學,透過科技媒合出對的企業,寫出對的提案,樂見連結企業資源助力雲林永續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正視農業生產力及永續 張麗善:力行智慧轉型 再續雲林翻轉故鄉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105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