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許多行道樹可見因種錯樹或棲地不友善,例如樹穴太小出現的亂象,最常見的是整排行道樹凸起的樹根,讓走路不安全,而許多樹木經數十年成長,樹穴已不敷需求卻未加大,都是對生態環境的不友善,在大力掃除行人地獄的政策下,路樹也不能忽視,才落實建構宜居社會。
台南是文化古都,有百年的台南公園,更有500多座公園綠地,許多道路也種了特色樹種,讓道路因樹而增添豐採,雖市府規定樹穴面積要2平方公尺以上,且不少行道樹的棲地都在改善中,仍隨處可見「大人硬穿小衣」的狀況,不但樹穴擠滿凸起亂竄的樹根,連人行道都因磚塊被隆起而變形,成了不友善的行人空間,不過,即使樹穴加大了,2平方公尺也可能不夠大,還需要因地制宜,適時調整改善。
高鐵台南站周遭部分道路行道樹已多層樓高,現有樹穴無法滿足粗壯的樹幹,有路段出現人行道不平狀況,今年燈會期間,從停車處徒步到燈區間,可見行人走過時,大手牽小手,就怕跌倒。市府在燈會後,欣喜有超過1700萬人次看燈會,以及有結合科技的完善應變措施,讓交通不壅塞,但人行步道因行道樹根隆起,造成的不友善空間,反而被忽略。
已故台南文學作家葉石濤說「台南是一個適合人們作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市長從賴清德到黃偉哲,也一直掛在嘴上,要打造台南成為吸引人的宜居社會,但適合過活的好地方,除了文化力、科技力、教育力等,還要有以人為本的友善空間,林蔭大道加上平坦步道是人們所期盼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新聞分析/友善生態環境 建構宜居台南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105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