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較早的文章中,我曾經多次向讀者推薦過美國的一部電影《大空頭》。
這部電影以真實的事件爲背景生動詳實地描述了2008年那場震撼世界的金融危機中三個勇敢睿智的投資團隊的精彩故事。
我之所以如此強烈地推薦這部電影是因爲它用血淋淋的教訓告訴了我們一個我反復在文章中強調的事實:
投資在很多時候只需要遵循最基本、最樸實的事物本質,而不要被它華麗的外表所迷惑,尤其不要迷信任何所謂的“權威”。
今天這樣的故事再次上演。只不過這一次,它不是發生在華爾街,而是發生在我國的房地產市場。
《XXX日報》用一篇長文詳細描述了自2016年开始發生在我國房地產市場的一些做空事件。
這篇文章重點描寫了兩個團隊。
其中一個從我國北方某個大城市的銷售中發現了蛛絲馬跡;而另一個則是從對恆大的實地考察中發現了令人不安的跡象。
2016年的中國正是房地產市場持續火爆的一年。
來自紐約的對衝基金經理奎林(Parker Quillen)在我國北方參觀一個高檔房產項目時,發現項目的銷售者在完全不考察項目可行性的情況下,僅憑猜測客戶的興趣愛好來推銷項目時,他震驚了。
回到紐約後,他开始做空和中國房地產相關的資產。
與此同時,兩位來自香港的會計師圖洛克(Gillem Tulloch)和史蒂文森(Nigel Stevenson)來到了中國大陸。
當他們驅車穿越中國各地時,看到了讓他們震驚的空置大樓和爛尾項目,並調查了恆大在16個城市的40個項目。
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很多這類資產都是“僵屍資產”,只有很少甚至根本沒有收入。
哪怕是在距離朝鮮邊境僅僅只有幾小時車程的一個港口城市,恆大都有一個六棟住宅樓的項目。但大樓被廢棄,沒有工人、沒有住戶也沒有銷售人員。然而,恆大卻在账面上仍將該項目視爲優良資產。
兩位會計師還特別留意了恆大的停車庫。他們發現很多車庫幾乎都是空的。據他們估計,恆大已建成約40萬個停車位,但卻難以出租或出售。而在審計報表中,恆大仍將這些停車位的價值定爲75億美元,即每個停車位近2萬美元。
就在當年的晚些時候,兩位會計師在給其客戶的報告中得出結論:恆大已經資不抵債,其股權一文不值。
當然,對這兩個團隊得出的結論,無論是恆大,還是當時的“權威機構”,抑或是洶湧澎湃的市場都給出了讓他們尷尬的反饋:
恆大高調反擊了這些結論,並給出了經過審計的財務報表。
《XX日報》嚴正駁斥:某些機構“缺乏對(中國)公司的了解”,這些機構“誇大了中國經濟和公司的潛在風險”,怒斥這些勢力是在幫助做空者。
更讓人諷刺的是:就在第二年,也就是2017年,恆大的房屋銷售額增長了11%,恆大在香港上市的股票飆升了458%。
不僅如此,包括一衆頂級資本在內的國際大機構們似乎也完全無視這些風險,仍舊源源不斷地給恆大們輸送資金購买恆大們的債券,似乎絲毫不擔心恆大們未來是否有能力兌付。
這些頂級機構包括高盛、摩根斯坦利、貝萊德、富達、景順......
一家對衝基金的高管後來回憶,他不是不擔心其中的風險,可還是購买了這些債券。一方面是因爲別家公司都买了,如果自己不买,自己的短期業績就會落後,自己就可能被解僱。另一方面,面對恆大當時仍然蒸蒸日上的業績和節節高升的股價,盡管數據和邏輯明白無疑地擺在那裏,可還是沒有多少人愿意相信潮水終將褪去。
就連兩位發現問題的香港會計師都說,盡管他們在報告中告訴了客戶恆大的問題很嚴重,可客戶似乎毫不在意,依舊無視風險,我行我素。
爲什么這些人盡管知道可能存在這些風險但還是無視呢?
因爲他們都篤信一個所謂的“事實”:中國ZF不會允許房地產市場崩盤。
看到這裏我想起《大空頭》中的一個鏡頭:時任美聯儲主席的伯南克在國會聽證時表示,美國的房地產市場自1929年之後沒有出過系統性風險。
這句話被當時的美國金融界視爲是絕對信心的保證,被華爾街的機構們作爲金句用來嘲諷那些看空美國房產和金融市場的人們。
在這個過程中,盡管第一個投資者奎林回到紐約後就加大了對中國房地產的做空,可後來市場短期的“反常”反饋也讓他經歷了難忘的內心折磨。
用他的話說:
做空中國房地產股票就像與魔鬼對話時,魔鬼承諾10美元的股票將在兩年內跌至零。但魔鬼沒有告訴你的是,在這兩年內,股票會先漲到100美元,然後再跌到零。
幸好,他承受住了這種折磨,最終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本周六(5月11日)晚八點,我們會在推特舉行一次线上交流,詳情請看下面鏈接:
https://x.com/DaosViews/status/1787331370689446081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大空頭》在我國房產市場的上演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105515.html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