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陳律安/綜合外電】最新調查顯示,在美、中關係惡化之際,全球企業的領袖日益將印度和東南亞視為供應鏈的替代選項,在未來十年這兩大地區的重要性有望超越德國、日本等製造大國。
日經新聞報導,這份調查由瀚亞投資委託會計事務所PwC編製,在去年12月至今年1月訪問了北美、歐洲、及亞洲企業的150名高階主管,結果顯示,在未來十年內,印度有望成為第三重要的供應鏈環節,名次前進一位,而東南亞地區也從第六名上升至第五名。
相較下,德國、日本則分別下降到第四名與第六名,名次皆下滑一位。調查指出:「電子製造業再平衡的最大受益者是東南亞,印度則受惠於電子製造、製藥和醫療器材產業的發展。」
不過調查也顯示,這些企業高層在未來幾年並不打算與美國和中國大陸脫鉤。在美、中貿易衝突加劇,大陸景氣也降溫之際,從中國大陸這個亞洲最大市場「脫險」的討論不斷,但受訪者說,這兩大強權仍至關緊要,近期內未有加強聚焦美、中,或降低其重要性的計畫。
根據這份調查,美、中關係降溫,已是供應鏈再平衡的驅動力之一,「然而,我們的全球調查指出,企業領導人仍認為,大陸將在全球供應鏈扮演重要角色。」
為強化韌性並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企業正找尋替代的供應鏈選項,東協十國與印度將蒙受其惠。調查顯示,47%的企業領袖說,強化供應鏈韌性為重要優先事項,75%認為,供應鏈再平衡的成本,低於不再平衡可能帶來的潛在獲利風險。
受訪者預估,若供應鏈未能再平衡,未來十年內19%~24%的獲利恐面臨風險,視產業而定。此外,29%的受訪者表示,再平衡將提供從降低成本獲益的機會。
PwC新加坡合夥人瑟卡表示:「商界領袖顯然優先考慮重新平衡供應鏈、並強化自家企業對抗外部壓力的韌性。關鍵市場可藉此吸引投資、擴大參與全球價值鏈,這帶來大量的成長機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供應鏈重組 印度東協冒出頭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105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