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成本攀揚和電動車需求下滑衝擊,歐洲、亞洲的汽車大廠紛紛示警,今年的獲利前景將充滿挑戰。
賓士(Mercedes-Benz)8日宣布,由於電動車銷售不振,販售燃油車的時程將比預期更久。豐田汽車則仰賴油電混合車對抗減產問題,預估本年度的營業利益銳減20%。就連電動車銷量較佳的寶馬(BMW),也警告製造成本攀高等疑慮。
通膨居高不下、歐洲經濟成長疲軟、中國大陸延後復甦、加上當地的電動車市陷入價格戰,都令汽車產業深感頭痛。豐田財務長宮崎洋一說:「大陸的價格戰日益激烈,我們必須承受這種情況數年,再推出更多純電動車。」
豐田8日公布,去年度全集團營業利益大增96.4%,達到5.4兆日圓,淨利則達到4.9兆日圓(318億美元)。豐田也說,計劃買回多達1兆日圓的庫藏股。
然而,豐田子公司大發汽車爆發產品未經適當碰撞安全測試的醜聞,導致集團減產,預估止於明年3月的今年度營業利益可能銳減約20%至4.3兆日圓(290億美元)。豐田並預測今年度集團銷量為1,095萬輛,略低於上年度的1,100萬輛。
這家日本汽車大廠還宣布,計劃在今年度斥資2兆日圓(129億美元),強化供應鏈管理和未來移動技術,包含電動車和氫能技術。
另一方面,賓士執行長康林松(Ola Källenius)在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朝電動車轉型的過程可能比預期還久,原本預計在2030年前產品全面電動化,如今已改變方針,若市場有需要,將在2030年代持續生產燃油車和油電車。
賓士延長販售燃油車,因EQS、EQE純電豪華轎車的銷售不如預期,康林松原本寄望這兩款產品能衝刺高階市場買氣,帶動獲利成長。賓士上季電動車出貨量下滑8%、利潤率急降至兩年多新低的9%,也低於長期均值。
BMW集團上季的營業利潤率降至8.8%,略低於市場預期,受累於製造成本增加影響其獲利能力,但仍維持全年財測不變。
隨著政府縮減慷慨的補助,降低昂貴電動車的吸引力,全球多數車廠正感受電動車買氣下滑的苦痛。充電基礎設施的缺口,也讓潛在買家裹足不前。
德國馬牌(Continental)財務長薇拉(Katja Garcia Vila)說:「部分客戶已延緩產品發表,這種情況也出現在新款電動車的領域,促使我們延後增產。」
車廠推出搭載內燃機的大型車款,仍能換取較豐厚的獲利,又以法拉利、保時捷等豪華車廠獲利最豐。此外,中國大陸直到2060年前,都還允許販售新款燃油車,豪華車廠看準其長銷產品在這個全球最大車市仍大有可為,拖慢了車廠大舉朝電動車轉型的步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電動車需求下滑、通膨居高不下 歐、亞汽車大廠獲利敲警鐘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105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