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客家局打造7大客家館舍成客莊亮點,但館舍去年營運成本達8000多萬以上,收入僅1000多萬,營運效益遭藍綠民代質疑。客家局回應,疫後遊客人流增加,目前客家茶文化館和1895乙未公園已有盈餘,不過的確需要改革,未來會定位清楚、集中資源突顯特色,也規畫舉辦大型活動吸客。議員則建議加強整合,形成帶狀旅遊景點。
桃市7大客家館舍包括桃園市客家文化館、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北區客家會館、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台灣客家茶文化館。總興建成本約21.61億元,去年包括維護、舉辦活動、水電等營運成本達8000多萬,但收入卻僅1046萬。7館舍一整年參訪人次也僅289.3萬,平均一間僅41萬人次。
議員楊朝偉、魏筠、陳韋曄直言,7大場館不只參觀人數低,收支也明顯入不敷出,未來經營策略應注重如何開源節流,並充實內涵,而非再將錢花在煙火式的活動上。議員王珮毓說,7大場館各有代表性,有存在的必要,但客家局應投入更多預算,讓客家人看到市府對客家族群的重視。
議員舒翠玲說,7大場館外觀美,但位處偏僻,周圍沒有銜接景點吸引遊客,非常可惜,建議利用各場館特殊環境及差異性,打造音樂、電影、戲曲等帶狀銜接景點,充分展現場館的故事性,例如北區客家館、茶文化館、乙未公園就可以相互結合,讓遊客玩一整天。
客家局長範姜泰基表示,疫後遊客回流,客家茶文化館和1895乙未公園已分別有盈餘166萬和256萬元,雖不以營利為目的,仍希望持續提高遊客人數提高,讓場館永續經營;7大場館其實各有定位,為了讓場館定義更清楚,未來會規畫舉辦大型活動,呼應場館主軸,也吸引更多遊客。
客家局表示,為提升館舍使用率,下半年起所屬館舍國定假日都會開館,包括北區客家會館等館舍也會加強招商、活化硬體空間,並開辦文學、音樂及表演主題的工作坊,積極充實軟體內容。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桃園耗資21億蓋7大客家場館遊客少 一年營運倒虧7000多萬元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102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