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幾家大型台灣製造業者考慮在海外設立第二總部,以便在如果發生中國大陸武力犯台的情況下,還能維持營運。
這些計畫多數是在初步階段,但凸顯出在全球努力確保供應鏈穩定的行動下,迫使在製造鏈、科技產品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企業,必須有大幅度調整。
台灣KPMG合夥人郭士華向金融時報表示:「我們有客戶正在尋求或規劃設立第二總部」,這些集團身處製造業,「目前正在東南亞尋找設立第二總部的地點,以便在台灣發生緊急情況下,讓他們在國外有能夠立即啟動的替代指揮系統」。
金融時報指出,根據參與商談的幾位人士說法,研擬海外第二總部選項的企業包括光寶科技和佳世達,兩家業者為消費者產品、電信、汽車和醫療應用裝置生產電子零組件。
佳世達一位發言人表示,該集團沒有考慮在海外設立第二總部;光寶科則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儘管台灣專家認為,短期內大陸不太可能武力犯台,但北京施加的壓力提高,再加上動用軍事威嚇手段,導致許多外國企業與台灣企業集團的客戶啟動一些應變計畫。
大陸成本上升、美中貿易戰與客戶要求去除中國相關風險的因素,已促使鴻海、和碩等集團在東南亞、印度、墨西哥、美國和歐洲擴張,取代在大陸擴張。
在台灣的一家國際顧問公司主管透露,許多公司仍大多聚焦於地理上的分散製造,以及建立應變架構等,但「關於備用總部的討論,在最大型集團的高層中已經展開」。他說,他敦促客戶至少在第二據點複製一些總部的功能,「你必須自問,如果衝突迫使我們必須中止在台灣的運作長達六個月或一年,我們能夠存活嗎?你在那裡不需要投資人關係,但不能夠在沒有財務、發薪名單和應收帳款的情況下存活。」
一家公司的財務長表示,該集團考慮在新加坡設立第二總部,因為該集團正在兩個東南亞國家擴大生產。
其他參與類似討論的人說,新加坡、日本、瑞士和荷蘭都是建立第二總部的選項,但排除了美國。雖然美國是台灣科技公司的主要市場,但由於稅務因素,美國並非是設立第二總部的合適選項。
隨著台灣企業學習在更多新的司法轄區進行營運,這些應變規劃是整體結構調整的一環。
崇越科技共同執行長李正榮向金融時報表示,公司已經整合10年計畫,要在各地區設立更多單位,聘僱並訓練能在不同國家輪調的中階經理人。他說: 「這些中階經理人十年後將成為高階主管。」
不過主管們、律師和顧問們表示,許多公司的相關推動依然緩慢,主要是不善於規劃。
工業電腦大廠研華共同創辦人何春盛說,裴洛西在2022年8月訪台時中國進行軍演,曾引發第二總部的討論,但他認為沒有迫切性,因為所有都可以透過電腦虛擬的方式完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FT:多家台廠研擬在海外設立第二總部 防中國武力犯台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100843.html